CSC承担着中国节能协会中小企业专业委员会(即中国能效标识诚信企业联盟)的秘书处工作,凭借着与政策制定者、标准起草人、能效标识专家委员会、行业领军企业等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发挥着强大的资源整合和桥梁纽带作用,既能及时准确的向成员传递政策标准信息,又能科学有效的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应用等实践案例汇报给政府有关部门。
从全球气候大会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节约能源、新能源利用、能源再生利用等话题掀起了全球环境保护框架下新的能源技术革命。CSC作为节能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机构,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节能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其中,工业用铅酸电池的节能环保再生技术是CSC所密切关注并引入的合作技术。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人类工效学标准化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人类工效学(也称人机工程学或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机构。CSC在人类工效学标准化研究、人类工效学评测方法和统计分析的技术成果等应用方面,与之签订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该中心在电子、电器行业的市场对接部门和唯一指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技术方案和成果。
一、 能力具备:
1. 行业联盟:
上游:了解和掌握第一手的节能政策、标准制定信息,准确分析获取节能技术发展方向。下游:与终端用能产品行业的领军制造企业有着长期、密切的交流和合作,CSC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断整合上游先进技术,为下游优质客户提供服务平台。
2. 工业电池再生项目:
2002年CSC开始关注工业电池的老化问题,并且开始于美国合作研究解决方案。2004年第一代智能工业电池节能再生系统研发Intelligent Desulphasion System(简称IDS)在新加坡开始研究,于2006年完成并试产,当年新加坡建立了第一个工业电池再生服务中心。2007年IDS技术引入中国,并在推广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到目前为止,IDS已经过了第三代的升级改造。
3. 人类工效学:
1个数据库:中国人体尺寸数据库( 取自全国12个大中城市、4-60岁的5.4个样本);
3个标委会: SAC/TC7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对口ISO/TC 159);
SAC/TC21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TC 69);
SAC/TC264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SO/COPOLCO)。
6个实验平台:人体测量实验平台、生物力学实验平台、可用性与人机交互实验平台、
感知工效实验平台、认知工效实验平台、虚拟现实与仿真实验平台。
1个认可:唯一的CNAS认可的人类工效学实验室。
二、 开展的工作:
1. 行业联盟:
中国节能协会中小企业专业委员会的会员管理和服务工作;
政策、制度、标准、技术的培训;
2. 工业电池再生项目:
新技术成果交流研讨活动;
检测电池的老化程度和充放电性能指标;
根据老化程度制定活化再生的技术方案;
管理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3. 人类工效学:
个性化的研究项目:
客户提出需求---CSC策划项目框架---CSC和CNIS联合设计技术方案---客户确认技术方案---CSC报价---签订合同---CSC和CNIS联合实施项目并随时通报研究进展---CSC将研究报告和成果交付客户---客户验收
三、 优势:
1. 行业联盟:
用政策换技术、用资源换市场。
2. 工业电池再生项目:
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降低企业使用和管理的成本,驻场服务;
(背景: 从1859年第一块铅酸电池诞生,到2010年中国铅酸电池的总产量就达到了1.32亿千瓦时。废旧铅酸电池处理不当带给国家的危害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高额而陈旧的回收处理措施、骇人听闻的血铅事故,同样在铅酸电池的使用方也面临着由于电池老化而带来的充放电效率低下、电池寿命周期缩短、成本急剧增加等烦恼。)
IDS可以把80%的废旧铅酸电池修复再生;
85%的电池经过IDS维护可以将寿命由2-3年变成6-8年;
为工业电池使用方节约充电消耗、频繁购置等成本达50%以上。
3. 人类工效学:
对行业企业需求的了解和熟悉、对行业工业设计发展方向的了解、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抽样结果进行定性定量的判断、用中国人自己的数据设计和改进自己的产品、对国际评价方法和研究方向的掌握
四、 合作伙伴:
上汽烟台实业、上海铁路局装卸公司、上海申美饮料(可口可乐)、林德叉车(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币印钞厂、美的、海尔等